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大榕树下

规矩与自由

信息来源:育才二小 崔宏宇 信息提供日期:2020-07-1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对于家规缺失的反思 

一、家规是儿童教育的重要一课

培根曾说过: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从一个孩子出生起,他就在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来自家庭的塑造。蔡元培也曾说过:“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这也反映一个人在幼年时期养成的家庭习惯,往往对其一生的发展起到奠定根基难以磨灭的关键作用。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下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国人热切讨论在当今观点流派多元融合的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该怎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众所周知儿童德行和意志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也是儿童幼年发展较为重要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为其优秀的品行和心性奠定基础。在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理念的主要承载物,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容。怎样在家规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理念,使其大放异彩是解决当下家庭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视角转换:以家规取代溺爱

由于现代家庭模式的简化和智能化,家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意味着一个孩子身边围绕着父母、双方四位老人的养育与照料。在长辈们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逐渐丧失自理能力、缺乏分享意识、凡事先考虑自己。孩子作为家中至宝,成为家庭的舆论风向。在倡导多元的今天,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来,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差异明显,一些孩子在家里被独宠惯了,到了学校依然当小霸王、小公主,按照自己的个性恣意妄为,稍有不顺就耍脾气,性格暴躁易怒的同学甚至给其他同学带来了身体伤害。一些父母在管束孩子的过程中,稍微严厉便会遭到爷爷奶奶的横加指责,隔辈宠的风气愈演愈烈。这样以爱之名的放任让孩子缺乏规矩意识,成为横行霸道的调皮鬼。如果孩子在家里不能形成规矩意识并约束自己,在走进校园和社会后,更会肆无忌惮自以为是,不能遵守法律法规,最终可能酿成苦果

当前一些家长认为小学阶段不应该给孩子过重的负担,以“顺其自然”和“释放天性”作为教育理念,反而让孩子成为无意识的牺牲品。家长的无知和盲目往往会耽误孩子错过孩子意识和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班级中,没有规矩意识的学生不懂得尊敬老师,接人待物缺乏敬畏之心和谦卑之心。这些坏习惯也成为他们与同学相处的绊脚石,不懂得爱护宽容同学,缺乏集体意识,为他们顺利融入班级增加了无形的阻力。

 

三、倡谦和讲奉献是新时代的家规

传统家训家规中积淀着许多具有时代价值与永恒生命力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如爱国传家、规矩传家、耕读传家、忠孝传家、诚信传家、奉献传家、勤俭传家等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上接中华传统文化,下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是支撑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是新时代家庭教育建设的根。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的战役,无数勇士用行动告诉我们,我们的社会是“集体主义至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型社会。这些颠扑不灭的真理之所以能传承下来化为国人心中至真至纯的力量,正是来源于每个人的家庭教育。只有家庭成员不计个人得失,以具体行动奉献家庭,通过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孩子才能形成这样的奉献精神,并代代相传。

当下社会环境下,我们无法让每个家庭都拟定一份内容庞杂的家规,但是至少可以树立一些简单的规矩,让孩子从小培养规矩意识。传统文化作为生活在这一方热土千百年来的精神积淀,能为我们提供方方面面的准则和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多数人认可的行为准则和处事依据。中国文化讲究和为贵,在实际教学中,要教导学生遇事冷静谦和,不冒失不动手,讲清事实摆明道理听从老师。

 

自由不等同于放任自流给孩子的自由一份加持,树立良好的规矩意识,是儿童顺利成长的关键组成。树立家规是帮助孩子形成规矩意识的好时机,任何集体中都有自己的规矩,从小拥有规矩意识,孩子才能有所敬有所畏,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小集体和大社会才能更加和谐。